民族传统文化永远不可缺失
伏明奇
凡是能够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都是有着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的,都有着自己的赖以生发、繁荣的民族之根的,这个根就扎在他的传统文化之中。因此,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万万不可缺失的,否则,就会变成一个无根的民族,就会再也得不到神的庇佑,就会变得贫穷、落后、天灾连连、人祸不断、任人欺凌。更为要害的是,会使这个民族失去道德的底线,而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民族,是绝对没有明天的。神赋予中华民族的是最悠久、最丰富、最优秀、内涵最深广的传统文化,因而中华民族才能成为世界上最文明、最智慧、最善良、最勇敢的民族。早在五千多年前的尧舜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最和谐的社会,并相继开创了大汉帝国、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无数无数的辉煌的人文史诗。那些时代的全民生产总值,一直排在世界各民族的最前列。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出现,为国民引入了西方文化与科技,无疑是为发扬和开拓民族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营养元素。但一些激进的反民族主义者却乘机鼓噪,诋毁、中伤甚至全面否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一个很长历史时期传统文化的低迷,以致炎黄子孙饱受战乱之苦,运动之伤,国民经济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国民生产总值甚至落后于我们不肖提起的以贫穷为特色的印度,国民的生活水平也至今处于尚忧温饱的状态。
传统文化的缺失,也必然导致民族精神的低迷,和道德标准的下滑。在夜以继日的“批林批孔”的喊杀声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缔造者之一的孔子,不仅被不肖子孙贬称为“孔老二”,还被打翻在地,又被踏上一只脚,中国从此便再也没有人敢再倡导“仁”、“义”、“礼”、“智”、“信”几个字了,而这恰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一部《三国演义》通过整整一个时代演绎了一个“义”字,一部《说岳全传》用一代忠良的抱憾九泉、甚至一个朝代的灭亡,演绎了一个“忠”字。如今的“九○后”甚至“八○后”,已经很少有人看重这“忠”、“义”二字的历史份量了,更很少有人去读这两本书了。现今有一句骂人的话,谓之“王八”,很多用这个词骂人的人已经根本不知这个词的原义了,其实,戴绿帽子是乌龟的悲哀,与“王八”(鳖)毫无关联。所谓“王八”,其实是“忘八”的谐音,所谓“忘八”,是用以谴责一些人忘掉了“忠”、“孝”、“节”、“悌”、“礼”、“义”、“廉”、“耻”八个字,这是古人骂人最狠的一句话,可见古人是何等地重视人伦道德!
发扬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就是“文化教育”,对传统文化打击最甚的,也是“文化教育”。父母的影响远远比不上学校教育的力量,因此,所有的民族都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实行义务教育和补偿教育,而前一段时间却有人想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已经缺失的伤口上,又欲撒一把盐,主张教育事业走“产业化”的道路,把学校变成生意卖场杂货店,使大、中、小学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一齐向“钱”看,以政治代替传统的德育,甚至要“让岳飞跪下去,让秦桧站起来”,使一些“八○后”变异成只知自我、毫无社会责任感的另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当人们都在身受道德沦丧的苦涩之后,便物极必反,以至国家最高领导人都在国家最高级别的会议上大谈精神文明,告诉他的子民们什么是八荣,什么是八耻。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开始注重精神上的文明,且已成为更多人的共识。
据有关媒体报道,近年来,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有部分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对“国学”的喜爱正悄然升温,在一些中学里“四书五经”和古典“四大名著”已被纳入学生的课程当中,《三字经》己被多次再版,经过几年的坚持和实践,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最大的感受就是:“……通过经典文化的熏陶,孩子们在校文明了,尊敬老师了,友爱同学了,在家孝顺了,学习主动了。”读这样的新闻,仿佛一阵清风拂面,令人心情大爽。
如何进一步回归国学,发扬传统文化?就必须认真回顾一下历史,从中吸取教训。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对待,正是这种人为的浩劫,造成了民族传统文化濒临消失的边缘。尤其使人痛心的是,我们自己的、正寄予希望的、盼其成龙成凤的子孙们,那些看着外国大片、吃着洋餐长大的“八○后”们,更鲜有人对传统文化“感冒”的,根本不知“四书五经”是哪个庙里的经,更不知《资治通鉴》、《天工开物》为何物,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的趋势更加明显。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失,一种错位,更不能不让人深感焦虑和不安。当然,对传统文化要辨证地看,采取“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性态度,这也无可非议。但这不等于疏远、淡漠甚至拒绝传统文化有丝毫的合理性。对于文化上的“数典忘祖”绝非是明智之举,而是关乎民族存亡的危险糊涂。
比照现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势弱引发一系列社会弊端、家庭问题、矛盾与冲突,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社会正在促人治向法治转型。“法”以“德”为基,在这个伟大的变革过程中,优秀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不应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其“源头活水”的独特作用与功能是无可替代的。我们的社会越是进步,优秀的传统文化就越是不能缺失,且不能只成为观赏品。在可以预见的明天,我们之所以比别人更加文明,我们之所以比别人更加繁荣和强大,在很大程度上将要得益于我们的血管中流淌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滚烫血液。同时,也是一个自信的民族之所以自信的最大理由。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浩瀚广远、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积淀了睿智哲思和优良的传统,永远值得晚生后辈引以为豪,将之永远传承并发扬光大,理应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与生俱来的神圣责任。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文明意识形态如何演进,现代变异文化如何冲击,根脉相连的文明纽带都不应也无法割断。这关乎到一个民族复兴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也关乎到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文化不仅可以使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更是我们必须紧握在手中的打开未来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对待传统文化,首先必须解决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任何轻视乃至抛弃民族自身传统文化的想法与做法,都必将使一个民族失去自尊、自重、自强、自信和方向感,最终必定会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历史大潮中,陷入进退维谷、茫然不知所措的尴尬而危险的境地。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强调的“重视”,并不是主张照抄照搬,任何经典文化的活力,全在于现代化、大众化,而不在于观赏性仿古。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把弘扬传统文化摆到适合于它自身的正确位置,让人人能够有机会接触它、认识它,并把它所蕴含的道德底蕴、思想精华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以及现实生活的准则当中,以此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增强人们各自的亲和力及友善心。进一步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这样才能使创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成为可能。因此说,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失,更不能让其缺位和错位。
|